1957年冬,烟台园林管理处刚开始插秧试验,繁育品种多为安徽、浙江两省的优良品种。崂山绿茶首先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苗木基地种植,5000株二年生茶苗首先从泰山引进。因为茶苗出货时间不好,根系损伤较重,第二年早春栽培完全失败,没有工作。
1959年,从中国南方跋涉千里的“客”们,在太清宫小城市广场前登陆。当时种了5万多株,由于管理方法不当,只存活了5000到1万株。在海拔300米的上清宫周边山区,很多人发现了27株1962年种植的油茶。
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茶叶种植有一定发展趋势,但栽培技术没有推广。非常多,炒茶的技术只有很多人才能掌握,销售的总数也相对有限。到90年代初,崂山茶的总种植面积约为60亩。
1993年后,农业产业盛行,崂山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逐渐成为农业产业的主要产品。2004年8月1日,崂山绿茶宣布实施《崂山绿茶制造技术规范》、《崂山绿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成为我区第一个茶叶行业标准。2006年1月6日,崂山区政府成立了崂山绿茶地理标志维护申请联合会,组织编制了崂山绿茶地理标志维护申请材料。
2006年4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崂山绿茶地理标志维护申请初审公告。
2006年10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161号),崂山绿茶地理标志即日起维持。维护区域为崂山区王哥庄、沙子口、中、韩、北宅等四个社区服务中心。
2007年崂山区政府出台了《崂山绿茶地理标志维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崂山绿茶制造、营销管理、申请办理、管理办法、法律追究等相关工作的程序。
2007年5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第84号令允许崂山区4家公司申请崂山绿茶地理标志。
2009年5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第39号令允许崂山区8家企业申请崂山绿茶地理标志。
从2010年开始,人民政府加大了对茶农政府的补贴力度,每年拨款760多万元,用于茶农吃药、施肥、品种改良等直接补贴。
2011年5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布《地理标志 崂山绿茶》国家行业标准(GB/T26530-2011),将于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