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云南省茶叶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其200亩茶园中发现了一种芽、叶、茎呈紫色的茶树,并在云南省种植了60多万株大叶茶树。鲜叶炒制绿茶色泽紫红,汤色紫红,香气纯正,滋味浓郁。因茶树芽紫、叶紫、茎紫,焙炒的绿茶、茶汤呈紫色,故特取名“紫娟”。但由于绿茶汤的色泽和口感市场接受度较低,于80年代后期停止了其再生产和生产。紫娟茶树属于小树型,大叶中芽型,属于绿茶制作型。其外观类似于原始群种的紫芽。然而,干绿茶有特殊的香气和味道。
据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生物化学系分析,一芽二叶春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5.52%、3.49%、44.58%。夏季,碎红茶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黄素的含量分别为0.91%、6.99%、5.86%,感官评价强度为34.7分,鲜度为37.6分。
1991年,云南医学院高级工程师林永岳对体重2.5-3.5公斤的家猫进行了多次降压试验。结果表明,紫娟绿茶的降压幅度为35.53%,优于云南大叶绿茶的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