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茶的发源地,也是一个饮茶大国。
不仅饮茶人数众多,而且茶种完善,饮茶方式多样。
汉族人大多喜欢清水饮用,即使用碗、茶杯,投少量茶叶,用开水冲泡,即饮即饮。
但少数民族沿袭了一两千年朴素勤劳的作风,更习惯于煎茶饮茶。
以下九种“吃茶”的方法,都是“高手”。
1.搅茶
茶卷,注意“滚”的动作,把茶叶和配料放入滚碗中,碾碎,然后用开水冲泡。
各地打茶的做法大同小异,成分也因地而异。在闽西北,当地人将茶叶和一些芝麻放入特制的锅中,用茶棒磨成细粉,用开水冲泡。
广东揭阳、普宁的客家人,除了芝麻外,还加入捣碎的熟花生,加少许盐和香菜,然后用开水冲泡。
在湖南桃花源一带,“秦茶”会加入生姜、生米,与茶叶一起碾碎,然后用开水冲泡,此外还有少许盐和芝麻。
2.酥油茶
藏茶有很多种,有茶,奶茶,酥油茶。
黄油是牛羊的奶煮沸搅拌后凝结在表面的一层脂肪。而茶叶一般用紧压茶,如普洱茶、金剑茶等。
熬酥油茶,先用小刀将压好的茶叶碾碎,放入沸水中,半小时左右将茶汁煮沸,然后滤出茶渣,将茶汁倒入茶筒(长圆柱形,用铜或银制成)。
煮茶的时候,有一个壶在煮牛奶。当煮好的牛奶表面凝结一层酥油时,倒入搅茶器,加入盐和糖,然后盖上搅茶器,用长棍上下拍打,发出“咣当、咣当、咣当”的声音。几百次后变成“嚓-哈,嚓-哈,嚓-哈”时,说明酥油完全乳化,与糖、盐完美融合。
煮出来的酥油茶味涩甜咸香,耐寒温。
3.奶茶和香茶
在新疆,人们也爱喝茶,一日三餐离不开茶。
北疆主要喝加奶的奶茶。先将茯砖茶敲成小块,放入茶壶中煮沸,煮沸后加入一碗牛奶或几粒奶疙瘩,用少许盐调味,再煮沸几分钟后饮用。
南疆更喜欢喝加香料的香茶。就像煮奶茶一样,用剁碎的辣椒、桂皮等香料代替牛奶和盐。
茶具也不一样。北疆一般用铝茶壶,南疆一般用铜长颈茶壶或搪瓷茶壶。
4、婆婆茶
在苗族地区,新娘经常用婆婆茶招待客人。
平日里把南瓜籽仁、葵花籽仁、干切细的樟树尖和腌制的嫩姜丝放在一起,搅拌备用,想喝的时候拿出一点,用茶汤冲泡。
客人可以边喝边用茶匙吃东西。
5.龙虎斗茶
在云南西北部,密林中的少数民族喜欢把茶和酒混在一起。
他们在陶罐里煮茶汤,然后冲进玻璃杯,茶和酒,这可以称为龙虎斗。如果你喜欢,你可以加一点辣椒。喝了一杯,龙猛虎热。
5.用茶盖住碗
回族人用碗喝茶。
这种盖碗茶不同于我们通常用盖碗冲泡的茶。除了茶叶,他们还会在碗中加入粉碎的桃仁、冰糖、龙眼肉、红枣等配料,然后用开水覆盖。
如果你在招待客人,主人通常会在饭前奉上一碗茶。
6.酸茶和壶帽茶
云南的布朗族喜欢吃酸的食物。
每年五六月份,气温高、湿度大的时候,他们会把煮好的鲜茶叶放在阴凉处,等它们发霉后,再装进竹筒埋在地里,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吃。
这种茶叫酸茶,不仅在家吃,还用来当礼物。
另外,他们的壶帽茶也很有特色。
将茶叶和烧红的木炭放入铜锣和锅内,上下摇动几次,让烧红的炭火将茶叶烤得均匀,缕缕青烟和茶香一起飘出。适时倒出茶叶和炭火,用筷子夹掉木炭,然后将茶叶倒回铜锣和锅里,加水几分钟,就可以喝壶盖茶了。
7.竹茶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有喝竹筒茶的习惯。
将毛茶放入特制的竹筒中,在火坑中烘烤,同时将其捣实。晾干后,剖开竹筒,取出茶叶,用开水冲泡。
竹茶风味独特,除茶香外,还有清新的竹香。
8.三杯茶
中国西南地区的白族同胞有喝“三茶”的习俗。每当节日来临或有人来访,主人都会用“三茶”招待客人。
三茶中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
首先是苦茶,意思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先吃苦”。
第二种是甜茶,意思是“不劳而获”。
第三种是余味茶,里面加入了蜂蜜、胡椒等香料。尝起来又甜又苦又麻又辣,就像生活一样。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不胜枚举。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