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和马来半岛闲逛的时候,经常会去路边摊要一份肉骨茶,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肉骨茶不是把肉骨和茶一起煮,而是边喝肉骨汤边喝茶。肉骨汤茶讲究:首先以福建产的乌龙茶为主,有水仙、铁观音等品种;第二,茶具必须是一套精美的陶瓷茶壶和茶杯;第三;有“功夫”。每张桌子旁边都有一壶开水。第一遍倒掉,第二遍再喝,倒茶时不能有泡沫。这种肉骨茶,在福建方言中被称为肉骨茶,已成为当地的代表性美食,但追根溯源,其背后有一段南洋辛酸的劳动历史。
清朝末年,那些从福建去南洋的先人,就是肉骨茶的创始人。当时马来半岛是英国的殖民地,很多被卖到南洋做苦力的华人,因为知识水平低,只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薪水,比如做人力车夫,在码头做苦力或者挖米。为了长时间保持体力,适应热带地区的气候,他们需要进补,但又不舍得买昂贵的中药成分。当时的中医在闽南、潮汕一带改良饮茶,用当地出产的花椒,加上当归、川芎、肉桂、甘草等材料制成肉骨茶袋,供工人食用,以增加体力。那时候肉骨茶属于穷人的食物。由于用草药和猪肉锅熬制的汤底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抗风湿作用,并提供了苦力所需的能量,此后流传甚广,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新马两国人民的特色美食。只是这种美味。还是下层阶级生活的注脚。
在新加坡老店白泉茶楼,我看到了当年来南洋打拼的先辈们的成果。白新春在当地华人社区小有名气。它的核心产品是“不知香与香”肉骨茶包,从开店到现在都没换过,熟客带着就可以了。这位老奶奶是第一个把肉骨茶带到新加坡的人。当年,奶奶挑着担子,把福建老家的茶叶带到了新加坡。靠着卖茶的钱,她在这里活了下来,开了一家茶叶店,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坐在商店前的小茶几旁,喝茶。店里的几个阿姨熟练地用老式包装纸包好茶包,偶尔有几个熟客进来拿几包就走了。茶几上,放着这一家人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有一张我奶奶和她家人当年的合影,镶着镜框的老式黑白照片。那是一个遥远的旧时代,里面包含了女性在异地独立生存的故事。突然想到,为什么肉骨头一定要配福建茶?这大概是一种乡愁吧。在艰难的岁月里,喝一杯家乡的茶,吃点肉骨头继续工作,希望能多赚点钱回家。这种寄托给了他们精神力量。虽然最后死在了另一个国家,但最终还是在这里扎下了根,开辟了第二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