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美好观音韵

2020-06-21 11:50分类:茶历史 阅读:

 

说起安溪铁观音,最让人魂牵梦系的莫过于“观音韵”。可当你问起“韵”为何物时,往往得到一些语焉不详的回答。去问评师,他会给你一堆生涩的专业术语。去问老茶客,他会顾左右而言它,说什么“观音韵”可遇不可求,很久没有喝到有“韵”的茶了,遗憾之情溢于言表。总之,铁观音被蒙上一层扑朔迷离的面纱。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正是凭借卓然不群的韵味,安溪铁观音倾倒无数茶人,风靡神州的大江南北。这种事实说明,“观音韵”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换句话讲,“观音韵”是可以认识的,自然也可以表达清楚。

深厚内质是观音韵的物质基础

《文心雕龙》这样解释:同声相应曰韵。一个人唱歌,动听倒是动听,说到“韵”未免勉强,但要是二重唱、三重唱,那种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的感觉就有了“韵”的味道。世间美好事物何止千万,但人们却不轻易用“韵”去描述它们,原因在于人们在使用“韵”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赋予了“韵”更加丰富的内涵,当然也就显得“韵”的格外珍贵。

古人有语:“幽韵如云”,言其柔也。有韵的事物,并不咄咄逼人,而是温情脉脉。同样是水,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让人感极而悲,显然无韵可言。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让人其喜洋洋,自然韵从心生。韵,犹如春日细雨,润物无声;又如冬日暖阳,体贴周至。柔和含蓄是韵的本色。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这个美丽的传说把韵演绎得形象生动。韵来如山倒,让人感到震撼。韵去如抽丝,呈现一种渐行渐弱的曲线状态,让人觉得余音袅袅,意犹未尽。延绵持久是韵的特征。

人若有韵,则言辞谈吐,莫不温文尔雅;举手投足,莫不妥帖合宜;一颦一笑,莫不风情万种。这种种优雅有致的表现,究根到底,都是一个人深厚内涵的外在流露。东施效颦,仅仅是外在的模仿,没有充实的底蕴,形似而神不似,自然不得西施真韵。可见,深厚内涵是韵的物质基础。

琴有韵,然而对牛弹之,牛却不买账。古诗有韵,然而对文学不敢兴趣的人却不领情。韵,固然是客观存在,然而必须通过主观感觉去感受。韵的存在,在  某种程度上要依赖客体的理解领悟,所以说,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共鸣。

综上所述,所谓“韵”,就是主体给予客体的那种浑厚饱满、柔和含蓄、延绵持久的美好感受,是主体深厚内涵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一种共鸣。

理清了韵的内涵,再来面对“观音韵”的问题,就能真正识得“观音韵”的庐山真面目。茶类万千,只要加工得法,冲瀹得宜,味道都很美好,为何只有少数如铁观音这样的茶能冠之以韵?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即铁观音的品质特别优异,味道特别美好。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从雅安孝子说起茶文化起源

下一篇:蒙顶山上的茶博馆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茶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