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茶叶大事记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土蕃,带阳团茶和渠江薄片茶,以备水土不服,肠胃不适之用。到西藏不久,用阳团茶煮奶酪,发明酥油奶茶。
唐(856年)杨晔《膳夫经手录》载:“潭州茶、(益)阳团茶(粗恶),渠江薄片茶(有油、苦硬)……以多为贵。”据王威廉考证:“潭州茶,益阳团茶均包括安化茶”。“渠江即安化连里乡的渠江,源于新化西北雪峰山麓,经溆浦在安化入资江”。
五代(935年)蜀,毛文锡《茶谱》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铁……远销江陵、襄阳一带。”
按:时安化属潭州,新化属邵州,均未建县。
北宋(1044年)与西夏议和,每年向西夏贡茶叶3万斤。朝廷派军队到资江中游(今安化)收茶,再押运北上。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置安化县,隶潭州,“时崖谷之间生植无几,唯茶甲诸州县。”“乃设茶场(交易场)于资水上,置专官戍守。……五、六月青黄不接,全赖市茶,运米于宝庆益阳间。”
南宋1175年,赖文政的茶商军从湖北经常德进入安化。朝廷派辛弃疾清剿,两人达成默契,赖派小股人马进攻江西、广西,辛、赖玩游戏战,在江西上演假戏“赖被辛砍头”,赖和大部茶商军在安化解甲归茶。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附马欧阳伦走私黑茶(私贩湖茶)一万斤,被朱元璋命砍头,布政司连累,也被赐死。
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湖南贡茶140斤,其中安化县22斤。安化是“芽茶”,由县派员在仙溪、大桥、龙溪、九渡水四保监督采制,称四保贡茶。
《甘肃通志.茶法》载:“安化黑茶,在明嘉靖三年(1524年)以前,已有制造。”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为代表的湖茶,被朝廷正式定为运销西北的官茶。
十六世纪末,由于安化黑茶量多价廉,在西北边区取代了四川乌茶的领先地位,成为中国黑茶最大产区。
清雍正八年(1730年),安化后乡公立苞芷园茶叶禁碑。禁参杂使假,禁外路茶冒充安化茶。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湖南巡抚陈宏谋定安化引茶章程。
嘉庆末(1820年前),晋商与边江刘姓踩茶师无数次探索,改百两茶为千两茶,“世界茶王”问世。
咸丰四年(1854年),广商开始到安化设茶庄制红茶,称“广庄”。当时年产约十万箱,销英、美等国。
同治七年(1868年)九月,安化知县陶燮咸厘定红茶章程,为国内第一个红茶章程。
同治时(1861年)起,晋商基本丢失恰克图茶叶市场,湖南安化茶叶销俄锐减。之后,俄罗斯商人坐镇汉口收安化红茶压砖,1880年前后,安化红茶进入鼎盛时期。
上一篇:中国茶叶起源
下一篇:2014茶产业十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