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追溯浙江白姆乡水阁村茶市

2020-06-22 21:14分类:茶历史 阅读:

 

2012年5月,我们寻访浙江武义古村落采访组一行来到白姆乡水阁村,调查了解水阁村的古村落历史文化。在村里,我们召集了村里老人召开了座谈会,翻阅了《董氏宗谱》等文献资料,实地查看了遗存的古迹。从老人们的谈话中我们发现,在清末、民国时,该村种、制茶业十分发达,形成了一个在浙江中南部地区有较大影响的茶叶初级市场。

现年93岁的董洪亭,祖父、曾祖父都是邑庠生,他对村庄的历史了如指掌;88岁的董奎洪,祖辈、父辈都从事茶叶收购生意,他自己是炒制龙井茶的老师傅;现年69岁的董元忠,住在该村现存较为完整的下新屋古茶行,常听祖辈、父辈谈起当年茶叶交易的盛况。通过他们的回忆,基本上可以还原水阁村在清末民国时期茶叶生产、贸易的大致情况。

茶叶的种植水阁村的种茶历史已无可考,但从当地的地名和传说,都表明该地的茶叶种植历史已十分悠久。水阁村西面有一座大山叫茶山(其主峰叫八县尖,海拔964米),该山从白姆一直延伸到水阁村地界,绵亘十余里,是武义与金华婺城区的界山。清代邑庠生董洹(1777—1856)在他的《东源山水歌》中有“极西面茶山,朝爽开心颜”的诗句,表明当时该山就以“茶”为山名。八县尖的东侧有一座小山头叫小和尚山(现为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后树基地)。小和尚山土质为黑沙土,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而且产出的茶叶质量非常好,泡出的茶汤要比其它茶绿一些,也可多泡一次。传说小和尚山有一株神仙茶,头一天刚采完的茶叶,第二天又会长出嫩芽,天天采都采不完。小和尚山山下还有一块叫真古炉山的茶叶山,过去只有一亩多一点,现在有十多亩,此地产出的茶叶质量尤其好,相同数量的茶叶重量要比其它茶叶重许多,茶汤带有一点甜味。

过去,茶叶的栽培方式是零星丛式栽培,亩丛数多则上百丛,少则几十丛。采茶采用“留顶养标”法,只采侧芽,不采顶芽,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因而形成高大的茶树丛。当时水阁村家家户户都在山边地头种茶叶,茶树丛的空隙间种豆、番薯、玉米等农作物。董奎洪家就有四五百丛。由于茶树树形高大,茶叶产量不高,上世纪三十年代,水阁小学校长、水阁村保长董天珍就用自己家里的现位于郑王公路水阁村段以北的8亩地,来做现代化成片矮茶丛栽种植试验,这也是我县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茶园。

茶叶的制作水阁村在清末已出现比较有规模的制茶业。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做烘青茶,这种茶叶称“后树茶”,也叫“后树云雾茶”。 后树云雾茶以其“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幽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耐冲泡,汤色明亮,饮后回味香绵”的特点,民国时期曾在日内瓦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得过金奖,特别受到江浙沪富庶地区人士的青睐。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温州茶叶发展史及其出路

下一篇:中国的饮茶文化(下)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茶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