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业去年出口量增长17% 标准化品牌化仍困扰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赵桥
受益“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期盼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茶产业正迎来发展机遇期。
5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食品土畜进口商会茶叶分会了解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茶业出口总计32.9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额14.8亿美元,同比也是小幅增长。厦门海关统计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4月福建省出口茶叶5878.81吨,同比增长6.17%。
不过在茶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其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也让7万家茶企颇为苦恼。
国内最大的铁观音企业八马茶业(834754,OC)董事长王文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中国茶叶很早以前就有出口业务,但大多数是作为原料出口,品牌化、标准化是困扰茶企走出去的最大难题,“以铁观音为例,整个福建安溪有上百家企业,全国茶企约有7万家之多,但估计品牌茶企在行业中的占比不超过10%。”
茶产业大而不强
近年来,我国茶园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查统计,2016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接近4400万亩,同比增加近100万亩,增幅控制在2.6%以内;2016年干毛茶产量约为243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增幅为7%。全国干毛茶总产值1680亿元,比上年增加160亿元,增10.5%。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业分会副秘书长孙宇表示,全球茶业产业约500万吨,而中国2016年茶业产量约243万吨,占比已接近一半。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种植面积更是达到63%。
占据世界产量半壁江山的中国茶行业,却不得不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现状。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在今年4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直言,更多中国好茶只是作为原料出口,国外加工以后再返销,人家赚大头我们赚小头。
他还举例说,前年曾去过一个集中连片的扶贫区,当地山清水秀,生态非常好,茶叶品质也很好,但是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牌子,一个镇、一个村都有自己的品牌,一个县有上千种品牌。
谈到茶产业难以做强的原因,王文礼表示,中国绝大多数茶企都由家庭作坊构成,靠天吃饭的农业属性使产业规范化、标准化滞后,也没有多少叫得出来的品牌。中国茶行业的整体规模接近3000亿元,有7万家生产企业。在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企业中,八马茶业一年贡献的税收相当于当地茶企第二名到三十名的总和。
中国茶企盼“出海”
随着越来越多的茶企挂牌新三板并冲击主板,中国茶产业进入快速的发展轨道,7万家茶企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打开“中国好茶”的进口贸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