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退伍兵几年时间让一个穷山村脱了贫,秘诀
今年的转业工作已经开始,又将有一大批军人需要退出现役,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大潮。从军营到地方,从战场到市场,对常年操枪弄炮的军人而言着实不易,这其中要面临转变思维理念和工作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考验。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见迈出第一步有多关键,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退伍老兵回家创业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苏志勇
初见苏志勇,小平头,身形端庄挺拔,面庞菱角分明,流露出的还是那股“军人范”。他正在炒茶间工作,一双灵巧的手不时在电炒锅上上下翻动,不一会儿整个房间便弥漫着茶叶的芳香。
虽只有30出头的年纪,但在素有“中国茶都”之称的安溪县,苏志勇早已名声在外,其创办的安溪珍田茶叶合作社,短短几年间,带领村里50多户农民走上规模化种植茶叶路子,并从此脱离了贫困,个人被评为青年创业家、国家级评茶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只要肯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情系家乡,萌生自主创业念头
1998年到2000年,苏志勇在原北京军区某炮兵旅奉献了2年青春,作为侦察兵的他先后多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当兵两年,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对于这段军旅经历: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合格。
当兵时的苏志勇
2000年底,苏志勇回到了家乡:位于安溪县西北部的珍田村。这里原本是个闭塞的小山沟,村民常年靠种植加工茶叶谋生,由于信息落后和交通不发达等原因,致使茶叶品质以及产品销售跟不上市场步伐,村民收入甚微,年青人为了生计都选择到外地打工。苏志勇复员后,看到家乡依旧贫穷如故,他也犹豫过要不要外出打工。但在首都北京生活了两年的他,接触到很多的新鲜事物,他觉得茶叶市场应该大有所为,他决定就在家乡创业。当然,除了一腔热血,他还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经过调研,他发现,都市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家乡生产的有机茶恰恰能够满足大家对绿色健康食品的喜好,只是因为没有牵头人和销售渠道,产品再好也难以走出大山。
说干就干。苏志勇拿出在部队养成的作风,2001年春,他拿着政府发放的补贴,开垦了几十亩茶园并添置了一套茶叶加工设备,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什么都不懂的他虚心向书本学,向茶农学、向茶商们学,很快就摸索出一套制茶、管茶、销茶路子。3年的艰苦创业,他的春茶和秋茶吸引了大量的回头客,苏志勇也收获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下一篇:碧螺春:盛世茶香 康熙皇帝御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