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恩施日报数字报·恩施新闻网

2020-07-10 03:12分类:恩施玉露 阅读:

 

4月4日,在位于恩施女儿城的恩施玉露传统技艺展示体验馆烘焙炉边,一名制茶者正在向游客展示“恩施玉露”的手工制作技法。

蒸青后的茶叶,在制茶者手中翻腾,经过无数次揉、搓、端、扎(制茶的四大手法),两个多小时后,一手极品“恩施玉露”手工茶出炉。这位制茶者就是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第十一代代表性传承人、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子祥。

“‘恩施玉露’是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支蒸青针形绿茶。史料记载,清朝年间,位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的蓝姓茶商,沿用唐朝蒸青工艺焙制茶叶,将当地盛产的苔子茶垒灶蒸汽杀青、炒头毛火、揉捻、整形上光、焙火提香等工序,近3个小时手工制作形成。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始称‘玉绿’。1686年,土司将蓝氏所制茶叶朝贡给康熙皇帝,获‘胜似琼浆玉露’的盛赞,‘恩施玉露’由此得名。”蒋子祥将“恩施玉露”的历史娓娓道来。

1965年,“恩施玉露”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茶”;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其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被认定为“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2010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多次获评“中国特色硒产品”“中国名优硒产品”。

“‘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经历了蓝耀尚、蓝洪志、蓝廷志等七代嫡传。从第八代开始,由王乃庚等人通过传帮带,开始了‘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社会传承。1988年春,以我为代表的制茶人,师从杨胜伟,开始第十一代传承。”蒋子祥介绍。

生长于“恩施玉露”发源地芭蕉的蒋子祥,从小见证着茶的生长。

与“恩施玉露”的结缘,还得从30年前说起。

1988年春,蒋子祥师从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第十代传人杨胜伟研学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1995年,大专毕业后的蒋子祥,被分配到恩施市芭蕉农工商贸易公司工作,从此与茶相伴。

蒋子祥一边跟师傅学习制茶,一边学习销售。2003年,在他的努力下,恩施市芭蕉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创办。2005年,与江苏客商共同组建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他出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5月,蒋子祥被命名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恩施玉露传统制作茶艺代表性传承人。为传承蓝氏稀焙“恩施玉露”手工制作技艺,他于2012年8月成立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选址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大宝坪组,从事“恩施玉露”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同时,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为重现‘恩施玉露’千年纯香,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恩施市政府用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为‘恩施玉露’的纯正正名。2014年7月,恩施市将芭蕉、白杨坪、屯堡等地列为‘恩施苔子茶’物种核心保护区,并将‘恩施玉露’作为三大名片之一进行打造。”蒋子祥介绍。

为推动“恩施玉露”历史文化传承,政府在行动,企业在努力。

公司以“传承恩施玉露历史品牌,打造富硒茶行业标杆”为己任,做大做强“蓝焙”富硒玉露品牌,通过几年打造,亲稀源硒茶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建起绿色食品认证茶园面积1000亩、有机食品认证茶园面积665亩,已建成“恩施玉露”、富硒茶等4条生产线,开发出“蓝焙”恩施玉露、“亲稀源”富硒茶、“硒妃”工夫红茶等产品,在恩施、武汉、上海等地开设10余家专卖店,在州城建起7家集恩施玉露现场制作、品饮、销售为一体的恩施玉露传统技艺展示体验馆。“为深入挖掘‘恩施玉露’价值,我们还开发了茶饮、抹茶饼干等延伸茶产品。”蒋子祥说。

在30年的茶事生涯里,蒋子祥主持并直接传授、培训传统技艺人员50余名,参与恩施玉露地方标准的撰写与修订;参与《恩施玉露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课题,使“恩施玉露”被认证为湖北第一历史名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特色硒产品、中国名优硒产品,连续两届入选农业部优农中心“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蒋子祥也因茶收获多项荣誉:中国富硒行业特别贡献奖、湖北新农村建设百业青年标兵、恩施州劳动模范、恩施州十大创业青年、恩施市十大杰出青年……

“人生如茶。”蒋子祥感叹。如今,蒋子祥每天都会泡一杯来自公司基地的茶,品味富硒玉露茶的清香,感悟生命的真谛,修行属于他的茶道。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湖北恩施培育玉露茶产业助脱贫绿色资源村民共享

下一篇: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茶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