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荼叶发展史
闽东是福建省与全国性的重中之重茶区,产茶地有悠久的历史。据《永嘉图经》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牡丹茶山。《福建名茶·天山绿茶》一书记叙:“流传在唐朝末年约907年),天山一带便有一种茶。” 闽东的种茶历史历经宋、元、明的发展趋势,至清朝,区域内的荼叶生产制造已颇具规模。鸦片战争后,随港口通商,荼叶生产制造从药草茶发展趋势到绿茶叶、绿茶、白牡丹茶等优质产品,而且刚开始出口。知名绿茶“白琳时间”、“坦洋工夫”销往东欧各国,绿茶叶、白牡丹茶则远销东南亚地区世界各国及其德国、英国、日本国等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经三都澳港口出入口的闽东荼叶达2737吨。民国元年(1912年)做到5163.65吨。民国25年我区有茶树总面积25平方公里,荼叶生产量为5006吨。中国抗战暴发后,出入口遇阻,茶叶市场低落。至民国38年,我区茶树总面积减为19平方公里,荼叶生产量减为2516吨。
中华共和国创立后,市人民政府采用一系列政策扶持,给茶叶产地派发垦复和新开业茶树补助款、免息代款、预订订金、化肥奖售等,激励茶人恢复生产,激发其生产制造主动性,荼叶生产制造由衰转盛。至1959年,我区茶树总面积回暖到35平方公里,荼叶生产量升至4828.3吨。1959年后,因为受“大跃进运动”危害,盲目跟风“放卫星”,必然结果以粮为纲,不正确地明确提出“荼叶不可以当饭吃”,导致毁茶种粮,茶树失管,我区荼叶生产量平行线降低。1962年,茶树总面积减为28.66平方公里,荼叶生产量减为2173吨。嗣后,虽作改正,但又遇到“文革”,荼叶生产制造发展趋势很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区荼叶生产制造广泛推行以家中承揽主导的负责制,巨大地激发茶人的生产制造主动性,政府部门采用各种各样对策,推动荼叶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出口创汇,荼叶产品品种趋于有效,各县市名、优茶品种获得开发设计,经济收益明显。中国改革开放至今,我区荼叶生产制造在栽种总面积、生产量、年产值、上交中国税收、营销推广油茶树优良品种及开发设计名优茶商品诸方面均稳居我省第一。但也存有增产高品质茶树总面积并不大,均值产量低,荼叶生产加工层面并未迈开大步走,茶叶专卖店开发设计缺乏活力,一部分从业荼叶生产制造、经销商的企业经营管理不当,一些名优茶商品缺乏安全标准化技术规范等难题。1991年,我区有茶树总面积63.35平方公里,在其中採摘总面积45.51亩;荼叶生产量 2109一吨,在其中名优茶生产量为 1425吨,约占 15%。年上交国家产品税、特产税3505万余元。
上一篇:人生道路——饮茶赏句乐无边
下一篇:庐山点心徽墨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