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普洱IPO:千年文化,千亿市场,为何跑不出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陆羽兄弟的《茶经》。悠悠两千年,时至今日,且不说中国的A股市场没有一家像样的茶叶股,就连一个全国都能叫得上名字的茶叶企业,都找不到。
相反,在茶叶作为“舶来品”的英国,将茶叶作为商品,进而品牌化标准化经营,已经玩了几百年。甚至连曾经大英帝国势力范围的外缘地区——新加坡——还搞出来一个茶叶品牌TWG,近些年来牢牢占据茶叶产业链的顶端,成为与chanel、VL等齐名的奢侈品,在一二线城市豪华shoPPing mall里面招摇地摆起专柜。
难道,喝了几千年茶叶的中国人,真的沦落到要老外来调教我们怎么“卖茶叶”吗?
……
1、皇帝带货:茶炒千年
浙江杭州,西湖西边的一片山中,有个龙井村,村口矗立着18颗老茶树。
相传,这18棵树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杭州爬山。走的口焦舌干,正好来到龙井村,于是当地村民给皇上献上了一杯茶,乾隆喝下之后,神清气爽,高兴之余,大手一挥,道:今后,这一片地方产的茶叶,都给朕送到宫里来。
这个故事后来不断杜撰,什么一定要在清明之前,一定要十二三岁的黄花姑娘用嘴衔下来,以及怎么怎么炒,之类的……越来越神乎其神,越来越云里雾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段子,承包了龙井村几百年的收入来源。
时至今日,这18颗树还在,至于这18棵老树的茶是什么味?有可能都在国宴上招待那些不懂茶的外国友人了吧^^
中国的茶文化,虽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套路与模式从来没有变过,就是人为制造稀缺性,制造炒作的噱头,从而提高价格。之于难以保鲜的绿茶,稀缺性来源于季节、炒制方式;而之于历久弥新的红茶砖茶等等,稀缺性则来源于储存年限。
而那些没有稀缺性的茶叶呢?则往往被称为“口粮茶”,在家随便泡泡,既不珍惜,也不讲究。
因此,中国的茶叶消费,就这样硬生生地被割裂成两个市场。一个是日常消费的市场,口粮茶,没有稀缺性,价格叫不上去,单位利润也不高;另一个就是奢侈品市场,各种人为制造稀缺性,产地、采摘季节、炒制方法、采摘过程、甚至连采茶炒茶的人,都有特殊的讲究。这种茶为的就是卖个高价,至于买的人,也不是为了喝的,而是为了送礼。许多收到礼的人放上几年也没喝过,最后过期了扔掉也难保。这真是一个讽刺。
这两个市场,按照不同的逻辑运行。口粮茶市场,注重回头客,注意口碑,买卖双方相对稳定,许多人几十年就买同一家茶叶店的茶叶;而奢侈品市场,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每年推出不同的噱头,赚一波就走,不重视品质;因为他们知道,这种茶叶,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
于是,问题来了,这两个市场,哪一个才是有可能诞生百亿公司的市场呢?
2、千亿市场跑不出百亿企业
中国茶叶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茶叶企业发展报告》,2017年我国茶叶企业总数约为6万余家。其中规模企业1600多家,总资产过亿企业仅87家,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6家。
然而白酒,市场规模5000亿,比茶叶市场大不到1倍,然而已经孕育出20家上市公司,而且大多数都是又能打又能看,旱涝保收的优质股票。
茶和酒,同为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生活日用消费品,怎么两个市场的差距就这么大?
主要原因:第一,茶叶市场利润太薄;第二,靠天吃饭,盈利不稳定,持续盈利靠不住。就这两点,使得茶叶企业规模越大,风险就越大。这恰恰与人们的常识相反。一般人们认为,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
茶企为了保证供给,会在种植时就与茶农签订购买合同,规模大意味着买的多。但是茶叶鲜叶的品质和产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价格也会不断波动。购买合同一签,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
一旦茶叶鲜叶收成不好,价格上涨,茶叶原料成本升高,产品价格也将随之起伏,并且影响供应链;相反,茶叶丰收、但市场需求不足,存货就会增加,而茶叶鲜叶又难保存。因此,对茶企来说,茶叶的原料成本总是带有“赌”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