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试茶花絮,为什么3款不同的黄观音,看起来
原创 岩茶试茶花絮,为什么3款不同的黄观音,看起来条索却有粗有细?
2020-07-01 22:38 来源:小陈茶事
原标题:岩茶试茶花絮,为什么3款不同的黄观音,看起来条索却有粗有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这几年发现黄观音105成了岩茶界网红,很多新朋友喜欢喝。
因为它香,够香,特别香,凭这点圈粉了不少茶友,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端午的时候麻花偷了懒,让村姑写试十二钗的花絮。
当时的文章底下还有好几位茶友留言,让我们专门推一款105的单品。
关于这事,大家不要急。
这已经提进了近期的工作计划,后面遇到适合的茶,会专门推一期黄观音。
让这位岩茶界黄氏家族的长公主,能够单独出道一回。
而不是被加进大红袍里提香,要不然就是被人掺进肉桂的泡袋里演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
遇上一款优质的黄观音,在香气汤水等业务领域出色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以本来的面目示人嘛。
《2》
今天这篇,麻花要写的也是试十二钗的花絮。
当时,武夷山那位给我们找小品种茶的小姐姐,最开始很给力的给我们找到了三款不一样的黄观音,分别来自三户不同的茶农。
还在六月二十几号的时候,找了个空闲的午后,烧水试茶。
连着那三款105,以及其他的小品种,一起试了茶。
为了方便看官们阅读,下文就分别用A款,B款,C款作代号。
究竟,同样是黄观音,那三泡茶有什么不一样吗?
不卖关子了,那三款茶看起来都不一样。
如果不是泡袋上标注了名字,光从干茶条索上看,它们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家子。
A茶,条索略碎,色泽不太均整,咖啡色多,焦糖香较弱。从身形上看,它的条索是最细的。
B茶,条索以咖色,褐色为主,条形细小,带焦糖香,明显火焙得要略重些。
C茶,干茶带烟味,火好像没褪干净,干茶颜色是最深的,褐色为主。同时从条索的大小看,它也是最粗大的。
额,这就奇怪了,抛开别的内容先不提,怎么观感看起来完全不一样啊?
明明同样是黄观音,同样是开面采的标准,每户做出来的成品看起来不像同一种茶?这不应该啊。
于是,就给那位小姐姐打去了电话,进行了沟通。
是这样的,ABC三款黄观音,来自三户不同的茶农。
每户不同的茶农做茶,采摘标准会不一样。
有的人采得早,茶青采得比较嫩,做出来的条索就是略细一些。
但也有人采得晚,从中小开面变成了大开面,条索自然要更粗一些。
做不到完全标准采摘。
《3》
那为什么每户茶农的黄观音,采摘标准都不一样?
这和现实情况有关,说白了就是黄观音不受宠。
现在武夷岩茶的当红品种,除了肉桂,还是肉桂,压根没有105的一席之地。
从经济效益看,黄观音肯定没有肉桂高。
要不然大家可以对比看看这几年的岩茶天价茶名单,哪一份有出现过105的身影?
因此,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早两年正岩山场里有不少小品种茶树被砍掉了,改种肉桂。
现在能留在正岩山场里的,非水仙非肉桂的品种茶,特别少。
所以当我们在去年冬天遇到那款九龙窠北斗时,才会特别欣慰。试问,圈子里能有几人真正喝过大红袍的亲儿子?既长在大红袍的祖庭,又和母树间有着血缘关系,那泡茶带出去,在外面都能唠上好长一段时间的故事呢。
当然,这些是另话,说回到正题。
黄观音的经济效益不如肉桂,卖得没有肉桂、水仙值钱。
采茶的时候,黄观音是相对早采一些的品种,但也避免不了和其它品种采摘时间撞车的情况。
如果这时,黄观音的身价没有别的品种高,那它自然是被晾在了一旁。
两权相害取其轻,在芝麻和西瓜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自然是得保西瓜。
所以同一户茶农,如果既有种黄观音,也有种更值钱的品种,那当然是凡事得紧着后者。
先采其它品种,再采黄观音。
再不然就是提早将黄观音采了,等后面专门腾出人手去采其他茶。
所以,挑黄观音这类小品种茶时,容易遇到茶叶采偏嫩/偏老的情况。
再加上,武夷岩茶的采摘时间要求紧,采茶的窗口期一般也就是两三天。
等到采茶的旺季,请采茶熟练工的工钱成本不低。因为每家每户都有“抢收茶青”的需求,工价自然要略涨一些。
部分实力不够的茶农,请工人采茶的成本太贵,所以也有很多是自己采茶的情况。
在人手不够的前提下,有的采嫩的,有的采老了,难以避免嘛。
那岩茶采摘的老嫩,会对成品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呢?
原料采太嫩,芳香物质高,茶多酚等含量也高。成品茶的苦涩感偏重,但香气更张扬。
如果是采迟了,原料采太老,那么做出来的成品香气弱,苦涩感也偏弱,但汤水容易薄。
可见,在条件允许,实力允许的前提下,采茶采刚刚好的状态,才是最好的。
《4》
弄清楚那三款茶的条索粗细问题后,逐一试了茶。
按当天的试茶笔记看,情况分别如下。
A茶,喝起来是最香的,干茶香、杯盖香、汤水也香。
带有栀子花、七里香、柑橘花香等馥郁茶香。
但遗憾的是整泡茶的火感觉偏轻,汤水不够有内容。
更致命的是,泡出来的茶汤看起来不够干净,较浑浊。
呃,汤水浑浊?试了两冲后,淘汰。
B茶,杯盖上花香不冲,花香更熟。
泡出来的茶汤颜色更深,汤水里带有焦糖香,汤质柔、滑。但就是花香比较弱,喝起来不像黄观音。
想来是因为火焙高了,所以茶香变得细幽。
第二泡,水不稠,也不香。更致命的是在喝第二道茶汤时,回味里感受到了涩感,有一股不清爽的感觉。
额,凭本能来看,这泡茶的山场不太正,故淘汰。
C茶,干茶条索是最粗的,但闻起来略带杂味。
第一泡,汤色橙黄,看起来清澈。尝起来也没有怪味。
揭盖闻香,盖上有微微的果酸,花香不明显。
第二泡,汤色还是很深,花香细幽,水薄。冷后再一闻,这酸味太明显了吧?看来是发酵过头了。
故而,还是淘汰。
也就是说,在那第一批的十二钗茶样里,三款黄观音里都没有选中一款。
哎,真是遗憾啊。
《5》
那天,将试茶的结果转述给那位专门帮我们找小品种的小姐姐时,她在电话里特别激动。
“三款105还挑不中一款,你们的要求太高了吧。
下一批茶样要还是不行,那我就真的没办法了。”
还好到最后,那位小姐姐没有放弃,没有选择罢工。
(最后还是给我们找了两批、三批的样品。)
所以,好不容易,才组成了这一回的十二金钗。
说实话,现在的岩茶里要挑好一点的肉桂,不算难。
但要挑中好一点的小品种,特别还是一次性集结12款,工程量很大。
相中一泡合心意的105,也是件不简单的事呢!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下一篇:青川黄茶飘香第九届四川国际茶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