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一片芽芽助脱贫(脱贫攻坚一线)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河南信阳地处江淮分水岭,吸收了大山大水之灵气的当地茶树,如今担负着保护生态和脱贫致富的重任。信阳毛尖有“绿茶之王”的美誉,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2300多年种植历史。在1915年召开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与贵州茅台酒同获金质奖,多年位居中国茶品牌价值第三位。
“目前,信阳还有30多万人没有脱贫。按照河南省年收入3026元的脱贫标准,到2019年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任务相当艰巨。”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表示,信阳不仅要通过发展多种产业来实施精准扶贫,还要利用茶叶这一优势龙头产业引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脱贫攻坚。
走得通:遵循生态规律
巧打科技牌,补齐茶短板
信阳毛尖素以“白毫多、无直立、汤色绿、香味浓”著称。在当地政府机关开车的司机老何喝了几十年信阳毛尖,自称半个“茶博士”。老何介绍,首先要看其价格,按低、中、高档划分,分别为100元以下、200元左右、300元以上,普通消费者买中档的就可以了。其次要看产地,大山出极品、平地无好茶。比如,品质最好的毛尖产自信阳毛尖发源地——浉河区的20多万亩“山茶园”。
前些年,不少村民看到别人种茶赚钱了,想种又找不到好山地,只好种在自家田里,这种茶俗称“田茶”。“田茶”管理方便,施肥打药容易,卖相也好,价格却低30%以上,有时甚至卖不掉,原因何在?
一位茶园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田茶”长得快,种下二三年就可以采摘,而正宗的“山茶”要七八年甚至更长。由于是“短平快”方式催长,营养积累不足,因此“田茶”不耐泡,泡一两道后就没味道了,自然得不到大家认可。
“过去,一些地方出于扶贫需要,鼓励农民种‘田茶’,但发现这条急功近利的路子走不通,现在种植的农户已经很少了。”同样,不少农民还利用“退耕还林”后的低缓丘陵,种上了“小坡茶”。这种茶的品质比“田茶”稍好些,但还是比不上正宗“山茶”,因而价格不高,行情也不太好。
不能靠简单的规模扩张,那么走精深加工这条路会怎样?
据了解,由于夏、秋两季所采的茶叶苦涩,无法利用,当地茶农只能采春茶。因此,信阳的茶叶利用率不到60%,落后于南方产茶省份,导致每亩茶产量较低,茶农的收益也较低。
2014年4月,经过数年艰苦攻关,信阳红茶“信阳红”问世,解决了夏秋茶的利用问题,每亩盛产期茶园可为农民增收2000元以上。在浉河区农业局局长孙佳武的推动下,几家农业科技公司和专业合作社通力合作,经过4年联合攻关,如今又研制出富硒茶,开拓了保健茶市场。
走得远:顺应市场规律
巧打生态牌,提升附加值
生态扶贫,是因地制宜还是因价制宜?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据了解,为了保护生态同时又获得经济收益,信阳不少地方根据自身情况,分别种上了核桃、板栗、油茶、茶树等经济林,取得了不错的扶贫效果。
然而,近两年来,由于核桃、板栗的价格不好,当地开始有农民砍核桃树、板栗树,准备换种茶树。“你相信吗,只要农民把核桃树、板栗树砍了,明后年的核桃、板栗肯定会卖疯了!到时候是不是又得砍茶树、换果树?”一位业内人士感慨地说。
跟风砍树,越砍越穷,如何是好?“宜茶则茶,宜果则果,不能跟着临时性的市场价格走。”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茶”的需求增加了,而低端茶、“农残茶”基本失去了市场。从这个角度看,要防止“茶贱伤农”问题,需要推进茶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人们常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浉河区茶都三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启来尝到了这种甜头。“现在,我们种不打药的有机生态茶,经过了专业机构认证,销售不用发愁了。”过去,徐启来曾将茶树平茬的枝叶,做成二三元一斤的低端茶,虽然不赚钱,但能养员工,还能给企业提供一定的现金流,现在基本没人来收购了。
徐启来被当地评为“致富带头人”,目前正带领126户农民种植“茶都”牌有机生态茶,同时还建立了线上和线下融合的交易平台,带动了周边更多的茶园进行绿色种植。徐启来还发现,盲目拉长茶叶产业链,也未必是好事。有些企业把低端茶做成茶饮料、茶酒等,最后也赚不到什么钱,还不如踏踏实实把主打产品做大做强。
目前,信阳的传统茶业加快了绿色转型步伐,测土配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得以快速推广,一些区县的绿色种植面积已占总种植面积的70%,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
2016年,由于与国际茶叶生产对标,全市实现茶叶出口创汇1400万美元。
做得大:重视产业融合
巧打旅游牌,深挖茶潜力
上一篇:“云赏茶” 信阳毛尖正式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