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王湾:茶产业扶贫拔穷根
八月的桐柏县吴城镇,山高林密、娇阳似火。驱车行进在该镇王湾村的山路上,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蜿蜒逶迤的村村通公路,绿意盎然的生态茶园,整洁靓丽的村容村貌……让笔者一路领略了精准扶贫为该村带来的可喜变化。
人称王湾有三宝:茶叶、旧址、生态好。这里有着红色历史,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工作过;这儿还是一个茶叶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有近2000年的种茶历史,“王湾茶叶”有着“河南省著名商标”的荣誉称号;这儿还是一个仍有着502名贫困人口的贫困村,土坯墙、地撂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依然存在,可谓是个“富饶”的贫困村。
茶叶是王湾的绿色名片,但发展茶产业并非一帆风顺。王湾村党支部书记郭进军告诉记者,“王湾村虽是茶叶村,但过去群众对种茶有顾虑,认为种茶技术含量较高,前期投入大,见效慢,承担风险大,再加上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都不愿去尝试。发展茶叶,是王湾群众的主要出路,茶叶虽然周期长,但是附加值高,收益好,能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绿色银行。”
为转变群众的发展观念,帮助群众打消顾虑,郭进军与其他村干部一道走村串户,宣传动员,与农户谈前景、讲对比、说措施,采取“支部引导、社会参与、项目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茶叶种植。在王湾的岗坡地上,记者看到了漫山遍野套种着花生、芝麻的茶叶地,郭进军边走边介绍:“这几年,王湾村争取资金扶持128万元,实施了到户增收、科技扶贫两个项目,新发展茶叶种植面积将近3000亩,90%以上的贫困户都发展有茶叶。有了茶产业做支撑,就像人具备了造血功能,我们王湾才能有源源不竭的脱贫动力”。
“十个指头伸出来不一样长。贫困家庭情况不同,扶贫模式也要不同。”郭进军介绍说,为此该村坚持分类施策,对有劳动能力、有土地,缺资金、缺技术的,采取直接帮扶模式。对无劳动能力,或脱贫能力差的,采取托管帮扶、合作帮扶模式,在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下增收致富。
种茶,既要千家万户齐参与,更需有“龙头”来带动。程春生是桐柏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高中毕业之后就在家种茶,2008年,他和茶农们一起成立了桐柏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王湾茶叶”商标。“精准扶贫帮大忙”,程春生说,由于茶叶种植前期投资较大,制约了农户的发展。2012年桐柏县政府出台了种茶良种补贴扶持等精准扶贫政策,为茶农解决资金难题,他主动从银行贷款,先期垫资几十万元,统一为社员购进优质茶苗、化肥等,并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随着规模的扩大,合作社又成立了茶叶购销公司,收购农户的干茶叶成品,统一包装销售,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打响了“王湾茶叶”品牌。“王湾茶叶”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30户,带动茶叶种植农户350户,年产干茶3万斤,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