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下关销法沱的故事(一)

2020-05-27 18:52分类:普洱茶 阅读:

 

下关销法沱的故事(一)

销法沱档案:
原名:云南沱茶
唛号:7663
出生时间:1976年
出生地:云南省下关茶厂
常住地:法国及欧洲
出口时间:1977年开始
总产量:4620多吨
创汇值:7.2亿港币
生命价值:开启普洱茶保健功能科学认知新时代

关于销法沱的故事,本刊曾刊登过两篇文章,一篇是由邹家驹先生撰写的《那个叫甘普尔的法国人》(2006年创刊号);一篇是由罗乃炘先生撰写的《怀念那个叫甘普尔的法国人》(2012年1月刊)写于甘普尔先生过世后(2011年8月20日甘普尔过世,享年93岁)。说起云南沱茶(普洱型熟茶,民间称呼“销法沱”,下同)几十年的辉煌历史,甘普尔先生居功至伟,上述两篇文章,主要叙述的也是甘普尔先生的故事,也值得大家回顾。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销法沱故事,以茶为主。

销法沱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下关茶厂,那是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茶叶属于一类商品,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下达茶叶的生产计划、制定茶叶等级、标准,销售渠道也由国家来管控。而当时在云南,行使这一职能的国家单位就是——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这是70年代的称呼,80年代、90年代以后都有更名,所以之后文中一律简称“省公司”。几十年来,销法沱生产计划、销售出口的事宜全部由省公司的出口部门统管。今年6月,笔者有幸结识了上世纪70年代就入职省公司出口部门,长年负责销法沱业务的昌金强经理。昌经理现任职于云南下关茶厂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出口部经理,他对销法沱很有感情,说起故事,很有条理,娓娓道来,笔者整理录音后发现不用过多编辑,就是已经是一个生动的口述故事了——

下关销法沱的故事(一)

(口述者昌金强先生于1998年在法国甘普尔先生家里与他的合影)

我是1977年进入“省公司”的,从事全省红茶、普洱茶、沱茶、绿茶、咖啡豆的出口销售工作。一开始,公司只有一个出口部门,后因业务量增加以后划分为两个出口部门,出口一部:负责红茶出口,出口二部:负责普洱茶、沱茶、绿茶、咖啡豆的出口销售。我被分配到出口二部并担任负责人的工作。

要说销法沱的故事,不得不提一个人,一位时年60岁的老人,法国籍犹太人,名字叫费瑞德·甘普尔(FredKempler),二战时,他曾是戴高乐将军麾下的军官。1976年,他到香港找香港天生贸易公司的总经理罗良先生洽谈关于航油的业务,甘普尔先生与罗良先生是多年的贸易伙伴和挚友,业务谈完之后,两位老朋友就去街上逛了逛,路过一家老字号的茶叶店,走进去看时,甘普尔先生发现一个类似碗型的色泽红褐的沱茶(熟茶),当时沱茶的出口基本只限于香港地区。在老外的印象中,茶叶应该是碎的,或者袋泡或者条状的,怎么可以做得像鸟窝一样?他很好奇,就买了两个,问店家这茶从何而来,店家介绍说这个茶来自中国云南下关茶厂。甘普尔先生回到法国后,觉得云南沱茶太有意思了,就想去一趟云南,但是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没有改革开放,老外来趟中国太不容易了,需要通过外交渠道,很多审批过程。手续办妥后,云南省外办就指定我们公司接待法国客商。公司安排了专人专车陪同甘普尔先生前往云南下关茶厂参观。当他观看、了解了沱茶的生产制作过程并去大理苍山的茶园参观后,这位时年已60岁的犹太老人非常激动。回到法国后立即就订了2吨云南沱茶。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下关销法沱的故事(二)

下一篇:一抹清香“红颜”来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茶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