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茶事历史典故
1.苦口师
苦口师实际上是茶的别称。
唐代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从小聪明伶俐,十岁可作诗词,颇有家风家训。皮光业容仪俊美,善讨论,气场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年937年)拜宰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盛情款待。那一天,官府贵显汇集,宴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处,对新鮮甘醇的橘子置若罔闻,急呼要茶喝。因此,侍从只能捧上一大瓯汤色,皮光业手执茶碗,即兴表演吟到:“末见甘愿氏,先迎苦口师。”
自此,茶就拥有“苦口师”的别号。
2.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年1089年),苏轼第二次来杭州市就任,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玩杭州西湖葛岭的老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见这一信息,便赶来北山,为苏轼点茶。
苏东坡品味谦师的茶后,觉得非同一般,专业而为作诗一首,记叙这事,诗的名字是《送南屏谦师》,诗里对谦师的茶道给与了很高的点评:道长晓出南屏山,来示范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浙江天台乳花世看不到,玉川凤液今安有。老先生有心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与众不同之处,但他自己说,泡茶之事,“得对于心,应对于手,非能够 言传学得者。”他的茶道在宋朝很有名,许多作家对于此事多方面称赞,如宋朝的历史学家刘攽有诗词曰:“泻汤斩获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它是耐人寻味的归纳。之后,大家便把谦师称之为“点茶三昧手”。
3.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阶段,皇宫里的斗茶主题活动十分风靡,说白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便考虑帝王重臣们的冲动,贡茶的征缴类别愈来愈多,制做愈来愈“奇特”。
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述,宣和二年(公年1120年),漕臣郑可简研制了一种以“丝条水芽”做成的“方寸新”,这类团茶褐色如冰雪,故名叫“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而而遭受临幸,官升到福建路转运使。
之后,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儿万里到全国各地峡谷去收集茗茶奇品,万里之后发觉了一种称为“朱草”的茗茶,郑可简单将“朱草”用来,让自身的孩子待问去朝贡。因此,他的孩子也果真因贡茶有功功率而得了官衔。那时候有些人讽刺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孩子荣归故里时,便大操大办酒席,非常热闹,在宴席期内,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心存侥幸”,这时他的侄儿万里,由于“朱草”被夺正有些愤懑,马上对上一句“万里抱怨”。
上一篇:一声渐儿茶,双泪落君前
下一篇:茶盛于唐盛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