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号是号级?全解普洱茶号级茶的“筑茶”工
点击《大益轩辕号》前往购买(或添加微信号:shuocha2015咨询购买)
大益这两年,多款茶的产品质量确实做得不错,受到专业市场的称赞,但同时也推出了许多概念。概念与事实是否吻合,我们以轩辕号为例,这款被大益厂家在新品发布会称为“首款号级茶”的产品,原料是向茶农收取的班章茶区毛料,压制工艺乃机制,那么我们来看看文献中号级筑茶工艺是怎样的?
1939年李拂一先生在《佛海茶业概况》中,对号级“筑茶”工艺有过详细的介绍“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
李拂一先生健康长寿,活了109岁,横跨三个朝代,是普洱茶号级、印级及七子饼的历史亲历者。从他描述的号级“筑茶”工艺中,分为初制和再制。再制过程,是将毛茶洒水,手工压紧在竹筐里,以防脆断。这样的叶底,会导致不规则前发酵,使茶底褐红,精制压成饼之后,当年喝起来的新茶,汤色就已经转红,与现在的汤色和口感都大不一样。
筑茶工艺加速了毛茶阶段的前发酵,让一款茶压制之后,快速变成了半生熟状态。因此当年的号级“筑茶”工艺也并非就是经典,这样的工艺已被弃用。今天的普洱茶从原料的选择及工艺的改进,都可以让茶更适应自然陈化这一规律。以下是李拂一的原文。
《佛海茶业概况》/李拂一
一、绪论
普洱茶叶,驰名天下。其实现今之普洱并不产茶。或谓十二版纳各产茶区域,在过去曾隶属普洱,以是得名。而普洱府志载,距今百数十年前,十二版纳出产茶叶,概集中普洱制造,同时普洱又为普思沿边一带茶叶之集散地。后制造逐渐南移,接近茶山。由普洱而思茅,而倚邦、易武。今则大部集中佛海制造矣。“普洱茶”一名之由来,当以开始集中普洱制造,以普洱为集散地得来为近似。
澜沧江自北而南微东,斜分十二版纳为江内、江外两个区域。东为江内,西为江外。六顺、镇越两县及江城之西、思茅之南属江内。车里(一部分在江内,今景洪)、佛海、南峤等县及宁江设治区属江外。一般人大部以江内产,即镇越、思茅县属之易武、倚邦、革登、莽芝、蛮砖、架布、漫腊(这些茶区今皆属西双版纳)及车里属之攸乐山(位于江内)一带所产者为“山茶”,江外产为坝茶,按“坝”为摆夷语,其义为原野,其实车佛南各县之茶叶,并不产生于原野,而繁殖于海拔四千尺以上之山地,或四千尺上下高原附近之丘陵。车里盆地海拔较低,约一千八百尺。而茶树之散布,则高在四千尺以上之勐宋(今勐海的一个乡),五六千尺之南糯山及攸乐山。“坝茶”一名,似为不伦。